与诸子登岘山 与诸子登岘山翻译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与诸子登岘山和与诸子登岘山翻译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与诸子登岘山以及与诸子登岘山翻译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与诸子登岘山》原诗及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 与诸子登岘山翻译

【诗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意思1】前人给江山留下了优美的古迹,今天我们这些人又来登临凭吊。胜迹:风景优美的古迹。我辈:我等。复:又。登临:登山临水,此指登山游览。

【意思2】

古人(此指羊祜)给江山留下了胜迹,而我辈今来登临凭吊。诗人吊古伤今,抒发了自己沉沦不遇的情怀。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今天的人又来到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游览或凭吊。

[例1]见瀑布从峭壁顶端倾泻直下,垂练飞空,水柱撞击在岩石上,飞溅纷扬,随风飘洒如雾如烟,气势浩大,景色壮观。遂想起古人诗句“江山留胜景,我辈复登临”。(李玉兰《瀑布里看瀑布》)

[例2]唐蕃石堡城争夺战已经过去了十二个世纪。“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如今我们登上石堡城头,环顾茫茫四野,唯有赤土白草,……(钱中立《石堡城吊古》)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全诗鉴赏】

登山临水,即景抒怀,是古典诗词的一大情结。这首诗是孟浩然在登临襄阳岘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不事雕饰,即景会心。

全诗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揭题,古今人事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大至朝代的更替小至一家的兴衰,以及人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人事总是在不停顿地代谢——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才有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古往今来。《王孟诗评》说此诗“起调高古,略无粉色,而情味俱足”。两句哲理性的.诗句为全诗奠下了一种历史情怀基调。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明君圣贤,一代接一代,建立了多少丰功伟绩!今天的大好江山就是这些伟大人物创造的结果。“江山留胜迹”,江山不改,胜迹长存。山河不会忘记,依然存有这些伟人的历史足迹。“我辈复登临”,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里了,我们将如何传下去呢?我们如何能够创造既无愧于历史、也无愧于时代、更无愧于后人的功业呢?此诗由历史落笔,进而着眼于吾辈登临“江山胜迹”,既紧扣诗题,又自然引出下文。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此联对仗工严。这是对眼前景色的生动描绘。天气寒冷,水位下降,鱼梁洲显露出来。烟雾迷蒙,云梦泽显得格外深远。一“浅”一“深”,又与前面的深远历史感和诗人的现实情怀相表里,情景融洽,诗意尽出。前面从长远历史和岘山周边的大环境落笔,还在虚处。尾联就把“胜迹”落到实处,岘山“胜迹”就是“羊公碑”。晋代的羊祜镇守襄阳,为国效力,也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岘山树了一块石碑。四百多年过去了,古碑依在,与山常青。历史和人民是最公正的,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有过历史功绩的人们。读此古碑,诗人不觉“泪沾襟”,一方面是为古人,伟人可敬;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自己一介书生,尚无功绩可言,愧对前人,愧对自己,也愧对后人啊!

此诗承孟氏诗歌的一贯风格,自然清新。《唐诗别裁》评此诗“清远之作,不烦攻苦著力”,评价甚恰。

与诸子登岘山的原文及翻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清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远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和鸟儿的鸣叫,;傍晚时,夕阳西下,水中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欣赏这秀美的山水之中。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

古诗全文如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前言】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山水诗。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注释】

⑴岘(xiàn)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⑵代谢:交替变化。

⑶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⑷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登临:登山观看。

⑸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⑹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⑺尚:一作“字”。

⑻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转载请说明出处内容投诉
恒初网 » 与诸子登岘山 与诸子登岘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