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2岁宝宝怎么吃饭和两岁半孩子一天都吃什么,怎么安排饮食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2岁宝宝怎么吃饭以及两岁半孩子一天都吃什么,怎么安排饮食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两岁半孩子一天都吃什么,怎么安排饮食
一、两岁半儿童饮食安排
两岁半的儿童应该每天采用三餐三点的方式进行喂养,三餐三点的时间和分量安排为:
(1)两正餐之间应间隔4~5小时,加餐与正餐之间应间隔1.5~2小时;
(2)加餐份额宜少,以免影响正餐进食量;
(3)根据季节和饮食习惯更换和搭配食谱。
二、两岁半儿童具体一天的饮食如下:
每天谷类食物85~100克,少量的薯类(红薯、土豆等),蔬菜200~250克,水果100~150克,禽畜肉类、蛋类、水产类共计50~70克,相当于大豆或制品(相当于大豆的量)5~15克,奶类500毫升,食用油15~20克。
两岁半的儿童虽然可以进食固体类食物,但是奶制品仍然是他每天必须的食品,建议每天进食500毫升左右的奶,以补充孩子的钙剂、蛋白质和一些脂溶性维生素。
上午: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配方粉)、小豆包、蛋羹
中午可:有肉一餐,如鸡肉、牛肉,吃些烂饭;
晚餐:蔬菜、鱼、虾等,主食可以根据宝宝喜好来调整。
三、饮食注意事项:
1、需要注意限制食盐或含盐食物的摄入,每天食盐总量不超过2克。
2、每个孩子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特点,饮食安排还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注意监测孩子的发育,对于消瘦、超重、肥胖或疾病状况下的儿童需要制定个体化的饮食。
3、宝宝在三岁以前,最好保证食物口味的清淡。因为宝宝的味觉系统更加灵敏。调味剂过重会让宝宝拒绝吃正常味道的食物。当宝宝拒绝吃饭时,一定不要给饼干或者糖果之类无营养的食物。
拓展资料:宝宝营养不均衡多吃以下食物:
1、牛奶。牛奶是除母乳以外最好的食物,它含有大量优质的蛋白质和脂肪,并且很容易为婴幼儿吸收利用。因此,1~3岁幼儿,除主食外,应以牛奶为基本食物。3岁以后,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每天也至少要喝250毫升牛奶。
2、豆腐。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3、瘦肉。它富含蛋白质、铁、硫胺素和脂肪,既能满足儿童对蛋白质的需要,还能有效防止儿童患缺铁性贫血。
4、酸奶。其实美国专家推荐的是低脂酸奶,可能是因为美国儿童的肥胖率更高,也可能是西餐的动物脂肪摄入较中国儿童要多。一般中国的营养专家还是建议儿童吃全脂乳
品的,如果你的宝宝有体重超标的困扰,那么可以考虑吃半脂或脱脂的酸奶及牛奶。
5、大豆及大豆制品。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8%,高出瘦肉2倍。大豆中的脂肪、铁及维生素B族含量也高。但大豆中的蛋白质不易被婴幼儿消化,因此,制作时需花大功夫,经过细火慢炖,方可让1~3岁的小儿食用。但是,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等等,则较易消化。
4~6岁的小儿,可吃大豆食品。
孩子如果营养不均衡过于严重就要及时检查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宝宝营养不均衡抵抗力下降?怎么饮食提高抵抗力
想要让2岁宝宝自己学会吃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想让两岁的宝宝自助进食,要给他建立一定的仪式感,明确吃饭的仪式,学会专注宝宝自助进食的黄金期,放手让宝宝自己学着吃,最重要的是足够耐心让宝宝去学习,尽量培养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在宝宝一岁之前,通过良好的习惯,促进后期完全的自助进食,学会给孩子更多的独立空间,才是宝妈最需要注意的关键。抓住最好的黄金期,激发宝宝的动手欲望
想要让宝宝在两岁的时候顺利自助进食,要在宝宝添加辅食以后,找到最合理的一个时机,比如宝宝半岁以后,有的可能是7-8月龄的时候,想要自助的欲望非常强烈。比如,家长喂辅食的时候,宝宝喜欢用手来抓,或者是抢走勺子,或者是看到爸妈吃饭小手就开始来抓,这些都是宝宝自助进食的一种欲望表现。尽量在这个黄金时期,准备一些方便手抓的手指食物,有利于顺利激发宝宝的动手能力,让宝宝开始养成自己进食的一种意识。
准备基本的仪式感,有利于宝宝理解仪式饭渣宝宝基本都是追着喂,吃不了多少,满屋子跑的感觉,实在是让老母亲操碎了心。最好的方式,仪式感一定要培养,在宝宝两岁以前,就要开始培养吃饭的仪式感了,比如选择在吃饭的时候,孩子有些专属的餐椅,准备孩子的餐具,避免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或者玩手机,尽量将孩子的餐饮时间跟家人一致。
通过基本的仪式感,让孩子明白,这是吃饭的时间,所有人都在吃饭,不是玩耍也不是娱乐的时间。基本的仪式感,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进食意识,让他逐渐明白,用餐时间到了,自己需要专注进食,而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这是需要全家人一起明确的一个就餐原则。
适当的放手,是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关键两岁的宝宝,完全可以自助进食了,只是开始的时候,过程会比较麻烦。毕竟宝宝贪玩是天性,这是无法改变的,他们自己动手吃饭,可能是米饭全身都是,汤水洒的满地,又或者是手上身上都是饭菜,这些都是一个过程。
家长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干净,一味的忽视宝宝的独立性,两岁是宝宝自助进食的关键时期了,一旦错过了,可能后续就养成了饭渣宝宝。与其未来满屋子追着跑心累又疲惫,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一下,最麻烦不过于饭后收拾一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会养成比较好的饮食习惯。
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少干预是关键在培养两岁宝宝自助进食的同时,要确保基本的安全性,比如餐具选择软胶,不能带有锋利性,选择宝宝专属的餐具,减少不必要的隐患。最开始的时候,宝宝吃的比较慢,家长不要急着干预,让孩子自己学会消化。整理餐椅或者是收拾孩子一身的饭粒,跟培养孩子一个独立自助进食习惯相比,根本是不是什么大事。自助进食不仅仅是释放双手,更是孩子独立性的进步的一大标志,意味着孩子开始自助的完成任务,对于宝宝的意义非凡,根本不是搞卫生或者换衣服能相比的。
确保就餐环境,切勿做了不好的示范想要孩子自助进食,营造一个好的进食环境也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家长自己喜欢一边追剧,一边吃饭,要注意改掉不好的饮食习惯,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有样学样。有的时候,饭渣宝宝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反而不自知,尤其是全职妈妈,不要误认为自己时间比较充裕,就过分放任宝宝的就餐时间,反而养成了不好的拖拉习惯。
而且,两岁宝宝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如果外界的环境或许嘈杂,宝宝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无法全神贯注于吃饭这件事上面,容易引发宝宝的不专心。可能上一分钟还在吃饭,下分钟又开始看其他的动画片,这是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作为新手爸妈,要注意给孩子一个相对比较专注的就餐环境,避开所有干扰因素,可以有效的提升就餐的效率。
通过建立仪式感,培养宝宝的自助进食,父母放手的早,宝宝的独立进食习惯就培养的越好,尽量少干预,用最大的耐心陪着孩子养成自己的好习惯,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既能保证孩子独立饮食,又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孩子2岁多了,餐餐要喂饭,如何培养小孩自己吃饭
宝宝不好好吃饭,是很多大人的烦恼,特别是一些老人整天追着孩子喂饭,妈妈们知道不好却也无能为力。宝宝不好好吃饭,排除一些生理上的原因(胃口不好,缺微量元素等),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我家宝宝从一岁开始自己吃饭,现在不到三岁,吃饭的能力几乎和成人没什么区别,这让我一个人带宝宝省心不少,现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给正在烦恼的宝妈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想让宝宝好好吃饭,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说说:参与感、好奇心、动手能力、用餐环境,另外幼儿早期阅读,有利於幼儿获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在幼儿早期培养其对阅读的兴趣将有助於幼儿成长为对阅读充满热情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我家闺女从三岁开始接触汉字,现在用了一年认字300多个勒,基本上都是软件里面学来的,里面动画故事超多,宝宝特喜欢看,还有游戏可以玩(游戏是巩固识字的哟),开始我还担心玩太长时间对宝宝眼睛不太好,然后发现里面竟然有个设置功能,可以设置学习时间,和使用时间自动关闭,超赞。用的久了还锻炼了宝宝的用眼习惯。猫(什么)学汉字,答案是小帅,现在学的字多了,故事听多了,我下班回来还会跑过来给我讲故事,超暖心的(虽然讲的断断续续的,但是超可爱的哟)。
参与感。
从买菜、洗菜、切菜、炒菜,能让宝宝参与的尽量让宝宝参与进来。因为我是自己带宝宝,所以我做什么都得带着她,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到位。记得在宝宝八九个月的时候,我在厨房做饭,就把她放小车里推到厨房,边干边回头看看她,告诉她这是什么菜那是什么,我现在在洗菜、在切菜等等。等宝宝再大一点,我让她和我一起摘豆角、剥碗豆,炒好菜后,告诉她,这是你剥的,你真能干。等宝宝大一点,最好让她坐到餐桌前和大家一起吃饭,她不仅能模仿大人的行为,还有很强的参与感。
好奇心。
宝宝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意味着学习和探索,大人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总是干涉和打击孩子。当你洗菜的时候,宝宝可能会踩在凳子上,和你一起洗,其实她可能更想玩水,不过你也可以让她适当尝试,不要总想着衣服又打湿了,而要想着宝宝是在学习,在探索,这样你就不会总想着干涉她的行为了。我家宝宝是2岁左右开始踩在凳子上来洗东西,包括洗菜、洗自己的袜子、刷鞋子、用杯子接水刷牙等,因为不断地尝试,我发现她学会了很多,比如语言方面,她会说水好凉、怎么是热水、把水关小点把我衣服都打湿了,洗脚的时候会想到“浪花挠我小脚丫”(读过的一首儿歌)……触觉方面更敏感,知道什么是冷、热、太烫、湿了、泡泡、用力、轻轻地……而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既满足了好奇心,又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
培养宝宝自己吃饭,就是在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上面提到的参与和好奇心也最终要落实到动手能力上。宝宝自己吃饭,刚开始的时候你一定要做好打扫战场的心理准备,宝宝在用勺子往嘴里送也是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大脑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只有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宝宝才会更快的成长,所以给宝宝最大的耐心,经过一段时间你会惊喜地发现,曾经的问题也不是问题。当然,在宝宝用勺子和筷子吃饭过程中,如果累了,她会用手去抓食物,只要手洗干净了,没有其它安全隐患,就放手让她去做吧。我家宝宝一岁半左右已经开始学着大人的样,用筷子夹菜了,那个时候她用就用大拇指和食指一样能把菜夹起来,最好玩的是还能夹起花生米,这让我们非常开心。但是呢,她经常夹不几下,就开始用手抓了,毕竟手指肌肉还没发育好,有些累了,当时我还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总用手抓东西吃呢?结果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很庆幸我没有过多干涉她的行为,两岁以后她基本不用手抓了,除了勺子就是筷子,偶尔会请求大人帮忙夹。
用餐环境。
俗语说得好:“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也需要专注,关掉电视,放下手机,叫宝宝自己来拿餐具。把叫爸爸叫姐姐叫客人吃饭的任务交给宝宝,一定比大人还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当宝宝进厨房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好香啊!”,我会接着说:“那就洗手吃饭吧!”盛菜盛饭的功夫,宝宝已经洗好手,爬到自己的椅子上了(儿童餐椅比较高)。吃饭的时候,说出菜的味道,做一些很享受的表情,宝宝很快就会效仿甚至还会变成自己的语言。我宝宝经常会说,这个好酸啊,这个有点甜、怎么这么辣啊、肥肉好香啊、怎么有点老啊……最有意思的是,有时候当吃第一口菜或主食的时候,她会说一句“好美味啊!”大人感觉特别欣慰。有的时候,姐姐还磨蹭不来,我会说“快点来啊,再不来就没菜了”,然后跟宝宝说这个菜是姐姐的,宝宝反而要吃更多(2-3岁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所以经常会说这是我的,有时候只需要用一点小计就可以让宝宝按大人的意愿去做)。当然还有很多别的小方法,主要目的就是营造一种,吃饭很重要也很快乐,不积极就没有了的氛围。当然,如果宝宝胃口不好,吃得不多也不要强求,饿了吃困了睡是人的自然反应,不用担心孩子会饿着,除了正常加餐,一定不给孩子吃太多零食,这样慢慢就会调过来,正餐的时候好好吃了。有时候一段时间,宝宝可能不怎么吃某种食物,千万不要强调说:“宝宝不爱吃这个,爱吃那个”,换一种做法或者过几天再做,宝宝可能又吃了,宝宝长身体挑食当然不好了,虽然出现了这种情况,但大人不能强化这种意识,慢慢就会变好。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意识是宝宝这个阶段的特点,所以不要强硬地要求孩子去分享,如果自己都不快乐都不情愿,又谈何分享呢。可以通过大人的言行和一些小故事慢慢去引导孩子。
关于怎么培养宝宝吃饭的好习惯就分享到这了,都是个人的一些观点,可能有些啰嗦和零乱,但我在生活中就是这么做的,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岁以前养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为上幼儿园打下好的基础,这方面省一份心,可以把心思放到孩子别的能力发展上面。
最后,祝所有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所有用心的父母都能如愿以偿。
关于2岁宝宝怎么吃饭,两岁半孩子一天都吃什么,怎么安排饮食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