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ng

义勇


拼音yì yǒng
注音一ˋ ㄩㄥˇ

繁体義勇

义勇

词语解释

义勇[ yì yǒng ]

⒈  为正义事业而勇敢斗争的精神。

义勇军。

fighting for justice;

引证解释

⒈  见义勇为的精神。

《汉书·陈汤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前 朝邑 尉 刘幽求 忠贞贯日,义勇横秋。”

⒉  指义勇的人。

《后汉书·张酺传》:“酺 虽儒者,而性刚断,下车擢用义勇,搏击豪彊。”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尚念一军之中,岂无义勇?”

⒊  南北朝 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

《周书·贺拔胜传》:“率州里豪杰 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 等,招集义勇,袭杀 可孤。”
宋 代称乡兵为义勇。 《宋史·兵志五》:“时有欲以义勇代正兵者, 曾公亮 以为置义勇、弓手,渐可以省正兵。”

⒋  指为抗暴而自愿组织的武装力量。

如:义勇呼声震天,敌兵闻风丧胆。

国语辞典

义勇[ yì yǒng ]

⒈  见义勇为。

《汉书·卷七〇·陈汤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

⒉  宋代兵制,选民为兵称为「义勇」。

《宋史·卷一九〇·兵志四》:「庆历二年,籍河北强壮,得二十九万五千,拣十之七为义勇,且籍民丁以补其不足。」

分字解释


※ "义勇"的意思解释、义勇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14日上午,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有关领导专程看望慰问见义勇为好司机李国强,并送上1万元的慰问金。

2.一切见义勇为者,他们那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理应有更高的“见报率”和“出镜率”,从而增强激浊扬清的“正能量”。

3.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是有人见义勇为,当你见义勇为时,一阵阵赞扬声总是萦绕在我的耳旁。

4.身披抗日义勇军的光环,本是大名鼎鼎的胡匪头子,行的却是保国为民之事。

5.我在这里自豪地说,那位见义勇为的人就是我老爸!

6.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工作中最困难的是创新;生活中最痛苦的是自扰;做人中最苦恼的是委屈。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7.记录民生点滴,人间悲欢;采访世间真情,丑恶美善;鞭策罪恶曲直,道义勇担;披露悲苦冤屈,傲骨不弯;记者节,愿天下四处奔波,为民请命的记者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美满!

8.面对不法分子对人们的暴力侵害,我们要见义勇为,该出手时就出手。

9.对他们的英勇壮举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在全社会掀起学习见义勇为英雄、争当见义勇为英雄的热潮。

10.赵天佑涎皮赖脸道:“冷警官,别忘了给派出所的领导说说,给咱们颁发见义勇为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