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ǎnsǎn

懒散


拼音lǎn sǎn
注音ㄌㄢˇ ㄙㄢˇ

繁体懶散


懒散

词语解释

懒散[ lǎn sǎn ]

⒈  懒惰散漫。

令人懒散的夏天。

indolent; sluggish; negligent;

引证解释

⒈  懒惰散漫。有时亦指不热心于世事。

宋 苏轼 《徐大正闲轩》诗:“君看 东坡翁,懒散谁比数;形骸堕醉梦,生事委尘土。”
《朱子语类》卷七六:“吉凶未定时,人自意思懒散,不肯做去。”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草野之人懒散,不欲驰书京国,然此怀则尝在左右也。”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文学》是我托书店寄的。由我自办,就怕懒散而常有迟误。”

⒉  引申为不认真,不放在心上。

《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那医家初时来看,定説能医,连病人服药也有些兴头,到后来不见功效,渐渐的懒散了。”

⒊  嬾散:怠惰散漫。

金 王渥 《游蓝田》诗:“蹇予嬾散本真性,临水登山此生足。”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宏甫书高尚册后》:“且吾闻 宏甫氏,嬾散不事生产作业。”
清 许光治 《天净沙》曲:“老渔归也,春来嬾散生涯。”

国语辞典

懒散[ lǎn sǎn ]

⒈  懒惰散漫的样子。元·马致远〈四块玉·酒旋沽〉曲:「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也作「懒懒散散」。

《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蒯公愈加懒散,上京会试,只照常规,全无作兴加厚之意。」

懒惰

努力 勤奋 勤劳 勤恳 勤快 起劲

⒉  把事情搁置一旁不加过问。

《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过了年余,已知张千、李万都逃了,这公事渐渐懒散。」

分字解释


※ "懒散"的意思解释、懒散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你懒散地望着,笨重的牛车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叽嘎叽嘎地滚动着车轮。远处的河面上,天水相接处,帆樯缓缓飘动。

2.夏天,花草都长茂盛了,同学们也像它们一样长了不少。而鱼儿们却三五成群地在假山的阴凉地“乘凉”。龙须柳懒懒散散地摆动着柳条,好像它也热得受不了。知了无力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

3.他肥胖,懒散,灰心丧气,倒运成了他习以为常的事.

4.“识”,需要有进取的心态,浑浑噩噩、懒懒散散、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一般不会在意机遇。

5., 时间多反而容易使人懒散,缺乏动力,效率低。

6.整治“庸懒散”,必须对症下药出重拳,毫不手软狠刹之。

7.中国航海日到了,愿你卸下疲惫,扬起快乐的风帆;抛弃懒散,开足毅力的马达;扔掉烦恼,解开幸福的缆绳;摒弃怯懦,竖起勇敢的桅杆。向着幸福的方向奋力起航。

8.他把垃圾慢慢装回桶里,懒懒散散说:“别扭就别扭吧,不急,不急,先人有云:辫子长了再抓,养肥了再杀……”。微笑的猫

9.她们态度懒散,精神不振,因为不见天日而脸色有些苍白。

10.成都是个气质温润懒散的城市,深厚的历史积累,香辣油重的各种美食,直爽泼辣的四川美眉…都令这个巴蜀之都活色生香,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