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行

词语解释
抗行[ kàng xíng ]
⒈ 坚持高尚的行为。并行;抗衡。
引证解释
⒈ 坚持高尚的行为。
引《楚辞·九章·哀郢》:“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汉 班固 《答宾戏》:“伯夷 抗行於 首阳,柳惠 降志而辱士。”
《文选·孔融<荐祢衡表>》:“任座 抗行, 史鱼 厉节,殆无以过也。”
吕向 注:“抗,立也。”
明 何景明 《结肠赋》:“君矫节而抗行兮,屡违时而摈捐。”
⒉ 并行;抗衡。
引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四》:“欲以区区之 越,与天子抗行,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虞龢 《论书表》:“﹝ 王羲之 ﹞云:‘吾书比之 钟 张 当抗行。’”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王溱》:“佩兰子 诗,词雋格高,在 闽 人中,可与 郑少谷 抗行,世鲜传本。”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竹屋 词最雋快,然亦有含蓄处。抗行 梅溪 则不可,要非 竹山 所及。”
国语辞典
抗行[ kàng háng ]
⒈ 彼此相等,不相上下。
引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梁虞龢论书法》:「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
抗行[ kàng xìng ]
⒈ 高尚的德行。
引《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南朝宋·颜延之〈陶征士诔〉:「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
分字解释
※ "抗行"的意思解释、抗行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与红方开展全程对抗,逼真构设打击目标和基于实际武器装备的复杂对抗行动。
2.更有甚者,这些抗议和对抗行动或许会使中国人产生仇外心理,滋生民族主义情绪,中国也许会从目前的开放倒退到几十年前的闭关锁国的状态中。
相关词语
- xíng dòng xiē行动些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业
 - xíng jìn行进
 - xíng zhèng jī guān行政机关
 - háng yè行业
 - háng dōng行东
 - háng huì行会
 - xíng wéi行为
 - chéng xíng程行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赘行
 - háng xíng航行
 - pái háng排行
 - liàng lì ér xíng量力而行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kàng gān rǎo抗干扰
 - liú xíng流行
 -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
 - shào nián xíng少年行
 - xíng pù行铺
 - kàng tǐ抗体
 - lǚ xíng旅行
 - bù xíng步行
 - cǎo xíng草行
 - háng qíng行情
 - jìn xíng进行
 - xíng cǎo行草
 - dòng xíng动行
 - kàng zhàn抗战
 - xíng yí行移
 - xíng zhèng行政
 - xíng lù zi行路子
 - bù xíng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