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民

词语解释
和民[ hé mín ]
⒈ 使民和顺安定。
⒉ 与民和洽。
引证解释
⒈ 使民和顺安定。
引《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
《国语·周语中》:“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
⒉ 与民和洽。
引《国语·周语下》:“﹝ 黎苗 之王﹞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
与民和洽。 《国语·周语下》:“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龢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
分字解释
※ "和民"的意思解释、和民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中国就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几个卢布,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报纸上疯狂叫卖自己的汉奸言论,武装保卫苏联,支持外蒙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在动物世界里找这样的动物几乎不可能。
2.学习先辈们的浩然之气,对捍卫革命事业和民族尊严,有着重要的意义。
3.淘井、拆危房、安置灾民、围建草库伦,骑兵部队把边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深受当地牧民群众的欢迎。
4.这种恶劣的信用环境,使得机构和民间资本的持有者望而生畏甚至不寒而栗,避之都唯恐不及。
5., 不拘小节,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将会有损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造成的损害将是无形和难以估量的。
6.我们若要求美国宪法的所有条款都达到现代化和民主化的标准,这部世代相传、卓有成效的治国法典就将面目全非了。
7.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和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8.爷爷是民间文学作家,经常下乡采集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
9.面对强敌的威胁,三军将士庄严得向军旗宣誓:"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全军将士车无退表,严阵以待。"。
10.在众多的中华贤母中,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孟母身上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蕴和民族精神的精华,堪为中华母亲的典范。
相关词语
- shì mín市民
- hàn mín汉民
- yín mín淫民
- ān mín bǎng安民榜
- guó mín国民
- biān mín边民
- hé hé和合
- mín fáng民防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众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华民族
- ān mín安民
- jiàn mín贱民
- wǎng mín网民
- yì mín逸民
- jū mín qū居民区
- tiáo hé调和
- mín yì民意
- mín xiào民校
- mín fèn民愤
- jī mín饥民
- lì mín力民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rǎo mín扰民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华民国
- mín bīng民兵
- mín guó民国
- píng mín平民
- guó mín xìng国民性
- mín tuán民团
- mín jiān民间
- jūn mín军民
- ān mín gào shì安民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