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例子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明 赵弼《两教辨》)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zhǐ bù dài
注音ㄓ ㄓˇ ㄅㄨˋ ㄉㄞˋ
感情知止不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近义词知足不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知止不殆的意思解释、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妖不胜德 | 比喻邪不压正。 |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