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军养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息:休息,修整。修整军队,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待时而动。”
基础信息
拼音xī jūn yǎng shì
注音ㄒ一 ㄐㄨㄣ 一ㄤˇ ㄕˋ
感情息军养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作战等。
反义词穷兵黩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床上安床(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息军养士的意思解释、息军养士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