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郭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基础信息
拼音xià wǔ guō gōng
注音ㄒ一ㄚˋ ㄨˇ ㄍㄨㄛ ㄍㄨㄥ
感情夏五郭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文字脱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齿牙为祸(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夏五郭公的意思解释、夏五郭公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