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蹈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出处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
例子毕竟此生耻秦帝,忍学鲁连蹈海计。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征诗敬赋》
基础信息
拼音lǔ lián dǎo hǎi
注音ㄌㄨˇ ㄌ一ㄢˊ ㄉㄠˇ ㄏㄞˇ
繁体魯連蹈海
感情鲁连蹈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宁死不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抱头鼠窜(意思解释)
 - 后继有人(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鲁连蹈海的意思解释、鲁连蹈海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 魂飞天外 |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